pc204 发表于 2010-3-14 00:20:45

身世大白后,网民拿什么关注“犀利哥”?

“犀利哥”身世终于大白了!

  “犀利哥”真名程国荣,一个有精神障碍的流浪者,一个从鄱阳湖区走出来的普通农民。十年前,他到宁波打工,不久就与家人失去联系;十年里,他流落他乡,历经饥寒艰辛和身心疾病,至亲的妻子、父亲在去年的车祸中也不幸丧生。

  如此“杯具”身家的大起底,不知让曾经日夜追捧他的网民作何感慨?是不是也有一丝喧嚣过后的落寞与心酸?让人庆幸的是,这番热捧让远在鄱湖之滨的家人得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的音信,并最终促成了亲人的相认、相聚。

  娱乐总会继续,至少不会因为一场闹剧的结束而嘎然收场。在网民集体无意识的追捧中,在被人娱乐和消遣一番之后,“犀利哥”,网民还会拿什么来关注你?

  “犀利哥”走红网络后,网民不仅关注他的消息,还美化他的外形,更猜测他的身世。面对虚拟的“乞丐王子”之谜,有人说他是抗洪英雄,有人说他曾是有车有房一族……不断强贴在“犀利哥”身上的标签,回头看来,不过是一个个将其美化加神话的“臆想”。

  显然,“犀利哥”并不犀利。他行走街头,并非都市走秀,只是居无定所;他眼神不屑,并非王子高傲,只是生活无常。因为身为流浪汉,他周边人如常的生活,都与己无关。食不果腹的他,最奢望的是能抽上一支解瘾的香烟。

  “犀利哥”也不懂得不混搭。他衣着褴褛,并非刻意装扮,只是穿无可穿;他头发蓬乱,亦非有意造型,只是无处梳洗。因为身为流浪汉,任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都难修边幅。衣不择饰的他,在这个春寒还暖的日子,还无法卸下身上一件御寒的冬衣。

  “犀利哥”之所以犀利,是因为“被犀利”。仁者见仁的网民,目光、言辞的锋芒太锐利了,以至于瞬间俘获并“秒杀”了无数网民。

  “犀利哥”之所以“混搭”,是因为“被混搭”。智者见智的网民,审美、想象的能力太超强了,以至于“乞丐面貌”也有“王子范儿”。

  当“‘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的辞藻,被华丽地“混搭”组合,然后强行镶嵌在一个乞丐身上,互联网上的你、我、他,便从中获得了一种十分的快感与满足。

  这何尝不是一个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再世,或许也要汗颜:在我的传世童话中,在那个虚构的王国里,参与夸耀皇帝新装的臣民阵容,哪堪与当今网络社会追捧“犀利哥”的网民阵容相比?!

  “看与被看”的“看客”模式,是鲁迅先生入木三分的发现。在鲁迅的小说中,“被看者”往往在“看者”贪婪的眼光中悲剧收场。“犀利哥”面对媒体一阵带泪仰天长叹、一句揪人心魄的“我害怕”,是对“被看者”的无奈挣扎。网络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他人,也窥见了自己。网民在充当“看客”围观他人时,不也围观了自己的寂寞和无聊的内心吗?

  也许,不应过多地要求网民什么。但从整个社会群体来看,或许应该反思。网络和网民的一些极端反常表现让人们看到,一些审美观正在歪曲,一些价值观正在缺失。应该呼唤的,是理性的网络人际交往与行为准则,是积极、健康、有为的网络秩序,更是作为个体应有的社会道德与责任。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也是可爱的,很多网民的行为同样值得赞许。“犀利哥”火热之后,很多网民呼吁不要再过多打扰“犀利哥”,让他回归到自己原有的生活状态。在这些网民的推动下,“犀利哥”的生活处境引起了多方关注,被送进当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寻亲多年的家人也从老家前去团聚。一场心酸的闹剧,终归有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结局。

  网络世界,喧嚣尘世。无数个传说,无数次自生自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被广为娱乐、广为传唱的网络话语,也许“犀利哥”还闻所未闻,也许正是他最想对所有人说的。

狂热份子 发表于 2010-3-14 00:40:55

犀利哥,真是帅!!!偶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世大白后,网民拿什么关注“犀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