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查看: 801|回复: 1

假日盘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2 0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节长假,俯仰之间,倏然而过。因了笔记本的瘫痪,却不经意的给了我一个短暂而深邃的生活片段的记忆,是我不曾想到的。宛如青鸟,掠过时空,做瞬间的逗留。于是,盘桓,成为一种姿势。
  孔孟天下,儒释大同。亘古史实,越今铭记。
  金戈铁马,继往开来,信仰传承,甲子国庆。
  层林尽染,疏影青桐。远山衔黛,秋水如善。
  匡庐结境,梦至归隐。闲扉识书,盈月中秋。
  己丑双节,寒露渐渐。扶风闻雁,假日盘桓。
  ——是以作2009国庆中秋双节小记。

  第一天
  邻居医生李阿姨曾嗔怪我是典型的医盲,拿生病不医作践自己。我灰暗的窝在阳光下的藤椅里,想向她努力地绽放笑容,以答谢她的关照,偏生眼泪不争气,先淌了下来。但,我仍然是庆幸的,无声无息的泪,最终还是被恰好的抿进了唇角的笑意里。尝试着听歌听曲听摇滚,期望依偎在音乐的流泻里,洗濯心底的疼痛。但,那是怎样的一种纠缠和挣扎啊,我听不到欢快的、轻迈的、愉悦的乐章,我只看到跳动的音符,演绎绝望。是的,我承认,我是乐盲,我心灵的回音壁上残留着岁月的斑驳,痛苦着,依旧是痛苦。
  或许,闲暇,容易孳生人的回忆罢,我的假日,就在这样的一个闪回中开始了,多少令我有些啼笑皆非。好在岁月还教会了我忘却,而要做到忘却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诉自己:俱往矣,要朝前努力地生活。
  仿佛此时此刻,我安静如初,端坐在电视机前。金水桥畔,《国歌》缭绕,国旗仪仗队战士组成的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来。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开始了。
  “六十年里程、六十年辉煌,中华民族,再一次写下了伟大的历史诗篇。自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历受外族侵略,国土遭受蹂躏,生灵受到涂炭。1949年,伟大的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华夏儿女扬眉吐气。今天,我们更有改写历史、书写历史的气魄,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与主持人画外音交沓叠来的,只有排山倒海的步伐声。
  一个个人民子弟兵组成的海陆空、武警、民兵、老兵方队,凝聚在鲜艳的八一军旗下,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一辆辆披坚执锐的战车,一门门昂首挺胸的炮弹组成机械化军备方队,军乐声声,马达隆隆。100架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战鹰组成20个战机编队,缓缓驶过天安门上空,向世界发出最强音符……是的,“这声音,来自历史深处,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呐喊,是东方巨龙腾飞的力量,是华夏儿女一起奏响的世纪华章!中华民族复兴,势不可挡,中华民族复兴,也必将造福人类,全世界热爱团结的人民,同样会为此感到自豪骄傲!”
  “富国强军,推进世界多极化发展。”国家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贯穿气势磅礴的阅兵式。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崛起中国,繁荣昌盛!是我们共同的祝福!
  这一天都沉浸在祖国华诞60周年的喜悦里。临睡前,网瘾还是不受笔记本功能失效的影响,迅疾的爬上心头。踌躇了一会,还是到客厅里,打开了台式电脑。企业网站推荐栏里的庆祝祖国华诞的配图诗歌颂被换换到置顶栏,眉头轻蹙了一下:当是还有不妥的地方了。昨日夜半回来,习惯性的爬网,看到办公室在国庆60周年的画报上,类似年节发贺卡,加了一些标注性的文字,放在网站上了。未及多思,从祖国颂诗歌选里挑了两首诗,配图共贺。眼下的情形,估计是还有不尽人意的瑕疵存在。
  恍惚笑笑,网站邮箱里,陆续有基层单位发来了组织观看阅兵仪式及因地制宜开展庆祝国庆活动的信息。哦,我的筑路兄弟们,向你们致敬!
  
  第二天
  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被轻易而轻屑的忽略掉了。
  清晨,跟先生淡淡的说“生日快乐!”夜晚,跟自己黯黯的说“七年之痒。”
  不知不觉,在婚姻的河流中泅渡,销蚀了游弋的热情和向往,浮生,也是鱼,或者类似鱼的生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本能罢。
  如此,蛮好,不喧嚣,不混浊,依旧能够呼吸、吐纳。生命生长,原本就需要换一种思维清扬。
  所谓“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生活中如意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必须面对,甚至必须处理,当然也必须穿越,如此而已。
  
  第三天
  中秋,一个如今被明确定义具有传统意义、不应被淡漠忽视,并以放假提示它值得纪念的节日。与传说无关。渐去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木的身影,空留下满窗的月光皎皎,寒露盈盈,桂花飘香……空旷的园地被越来越稠密的划分成精致的居室,推窗揽月的兴致被居室里更小方寸,偏又可一目了然外面的世界多精彩的电视电脑可视电话等工业时代技术革命发展的物质取代了,再自然不过了。
  还有谁会细细的品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满月,曾和鸣多少千古绝唱,又映照多少落寞惆怅……
  人自忙碌着,快乐,并累着。月亮之下,真正快乐的能有几个?寂寞在心里,不在月亮上。月亮之下是云,云之下是仰望。我的仰望,我的念想。若要低头,那一定是寻找往事,而往事,全被尘埃带走……其实,是想爱,想爱的人或者不爱的人。
  中秋,是十分适宜和沉淀心底清澈的孤单,或寂寞说话的。我倚在五楼的窗前,看秋阳缓缓落下,行走的人消失在一栋栋楼房的电子门后面,灯光鳞次栉比的绽放了,弥漫开,温暖的气息氤氲上升,愈发衬托出未央的夜空,明月清辉。说话的冲动在这一刻挣脱思想的束缚,倾泻而出。蜿蜒曲折的生命历程,看不到尽头。有时候,站在城市的广场中间,会发现我们身边的事物,譬如一树唐朝的花,一座宋朝的楼,一口明朝的钟,一把清朝的椅,甚或是一坛酒,五十年前藏窖埋下去的酒,如果它们愿意,都可以获得比我们更久远的存在。而我们,我们却只能像没有存在过似,无法愿意。
  及至梦醒,才发现,桌子上静静放着的月饼,没有品尝。
  
  第四天
  随手从书柜里拿出一本书来,赫然《论语》。这使得我有片刻的怔愣。书被安放在精致的柜子里,是一种装帧。有的还会被抽出来,或草草的翻阅,一目十行。或细细的研读,斟字酌句;有的就如它记载的久远的岁月,沉寂下去了,不再被惊动。我书柜里的书啊,就这样真实的生活着的。意识到这一点,怎不令我顿生惭愧。孔孟天下,儒释大同。净手而阅之。
  《论语》传递着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从容不迫的生活,需要心灵的定力。恰如夫子之“仁”,简单到两个字“爱人”;夫子之“礼”,澄澈到化臻的境地,尊敬内心;而夫子之“恕”,必将一以贯之朴素的人生,令我们知行合一。心灵的定力,在一个人的自信心里流泻出来。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遗憾。
  比如,我们常常遇到的做人做事间得失之辨析。《论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公平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咀嚼孔子之说,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一切怨恨。当然,这是必须的。反刍孔子之曰“以直报怨”,“直”于个人恩怨,可以是高尚的人格;于个人以外的集体,又何妨是一种完善健全公正的制度呢?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干脆就置身于抱怨制度与执行的冲突中,尤其是遭遇一个条规两样奖惩的情况时,往往会引发出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矛盾。纠结何在?实质是两种概念的混淆了。在企业内,“以直报怨”,“直”会在事情或事件的双方显现出它于公、于私的双重性来,制度需要执行得到落实,执行需要制度易于操作,但这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点面转换,因为“怨”是情绪,是方法、是结果,还会是过程中任何的其他因素。但“直”必须,也只能是唯一的,这样才能约束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自觉或不自觉的规范在“直”的范畴内,并在一段或长时期内,形成一种共同的习惯,共同的文化。若此,我们在工作中,就会把严格执行企业各项制度,当作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发表于 2009-10-13 1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假日还是好好的放松放松自己的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依人网络官方网站 ( 陕ICP备19025998号-1 )

GMT+8, 2025-2-23 13:58 , Processed in 0.0538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